歷史淵源:


    肺結核是一個很早就存在於人類的一個疾病。遠在紀元前3700 年以前,在古埃及金字塔中的一位木乃伊可以看到膿自潰爛的脊椎流到腰大肌的痕跡,這是肺結核菌的病變。17世紀中葉倫敦的死亡登記約五分之一的人是死於肺結核。 由於肺結核病引起非常多的人死亡,所以在1719世紀時,把肺結核稱為白色瘟疫。


       在過去的2500年中人類對於肺結核的了解很少。我們知道肺結核很容易傳染,會把人的肺吃掉,也會使人的骨骼變成駝背。一直到1882年德國人柯霍 (Robert Koch )發現肺結菌以後肺結核的病因才完全清楚。


肺結核是什麼:


     肺結核是一種由結核桿菌引致的傳染病,傳染途徑源自患者的飛沫或痰液。患上肺結核後果嚴重,感染結核桿菌後可導致肺部發炎,若病菌受身體抵抗力所控制,炎症會痊癒,僅剩下少數鈣化痕跡,但若病情較嚴重,肺部可被病菌侵蝕而形成空洞,少數患者,病菌可隨血液擴散至其他地方,例如:腎臟、骨、腦部,其中結核性腦膜炎可危及生命。


結核菌的傳染:


         肺結核菌入侵體內後,大部分經由吸入肺結核菌進到肺內,也可以經由飲食(但比例極低)。結核菌進到體內後,白血球會把結核菌包圍起來並把吞食進去,並形成結節。由於白血球無法破壞結核菌,結核菌在白血球內繁殖,可以蔓延到身體其他地方。


肺結核病的症狀:


         感染到肺結核後最常見的症狀為咳嗽,痰有時候會帶有血絲或血塊,有時會有胸痛,有些病人在午後會有體溫微燒。另外也會有全身性症狀,例如食慾不振與體重減輕。如果肺部的侵犯厲害或引起胸腔積水,就會發生呼吸困難。另外蔓延到其他器官就會有該器官的徵狀出現。


如何知道有肺結核: 透過胸部X光檢查與驗痰。


肺結核的治療:


          20世紀肺結核的治療藥物發明以前,並無有效的治療方法。 新鮮空氣、充足的陽光、好的營養、充分的休息就是常用的治療方式。在19世紀末期,流行在海邊或山上建立療養院, 讓病人有新鮮空氣和充分的休息,也達到病人的隔離。 20世紀初期,利用外科手術的方法,壓迫肺結核感染的病灶來治療。自從1944年鏈黴素發明以後肺結核的治療才完全可以治癒。但是幾年以後肺結核菌產生抗藥性,治療效果大打折扣。1960年代使用三種抗結核藥物,次療程長達一年半之久。1970年代立復黴素(rifampicin)發明後, 肺結核的治療向前邁一大步,療程已縮短到9個月。為了能再縮短治療的時間,在開始治療的前面兩個月再加上 Pyrazinamide ,共四種的抗結核藥物,能夠把肺結核的治療縮短到六個月。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關渡樂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