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鼻黏膜的炎症通稱為鼻炎,其症狀包括打噴嚏、流鼻水、鼻癢、鼻塞之單項或多項。臨床上可依過敏原之有無而大略分為過敏性鼻炎及非過敏性鼻炎,而過敏性鼻炎是由於鼻黏膜對於吸入之過敏原,例如花粉、黴菌、塵滿或動物毛皮所產生的一種過敏反應。


症狀


過敏性鼻炎典型的症狀除了打噴嚏、流清鼻水、鼻塞外,更嚴重者甚至會合併眼、喉等部位發癢、眼睛發紅、流眼淚、頭痛等症狀。追蹤病人病史及家族史,可能會有過敏性結膜炎、氣喘或異位性皮膚炎,且若病患雙親之一有過敏性鼻炎,其所生孩子之病率為百分之二十五,若雙親皆有,則機率增至百分之七十五至八十。


過敏性鼻炎與感冒之症狀類似,有時要區別兩者也不容易,但感冒常以喉嚨痛開始,再產生鼻子的症狀,且較不易引起眼睛及喉嚨發癢,症狀持續時間約一周,至於過敏性鼻炎的症狀通常是有順序的,從打噴嚏、流清鼻水再到鼻塞,症狀在避免過敏原後即可緩解。


診斷


至於過敏性鼻炎的診斷,主要依據下列三大項:


一、自覺症狀:典型三大症狀包有打噴嚏、流清鼻水及鼻塞。


二、病患之過敏性疾病史及家族史。


三、理學檢查:下鼻甲水腫且呈灰白色,其上有白色或透明之黏液狀分泌物。至於要確定過敏原,則須透過相關之敏感試驗


 ()體內敏感試驗:即所謂的皮膚試驗。


()體外敏感試驗:抽5 cc血可一次測35種台灣最常見的過敏原,包括塵滿、粉滿、灰塵、花粉、黴菌及多項食物。


治療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包括過敏原的避免、藥物治療、免疫療法及手術治療。避免過敏原是最重要且最根本的方法。比如說使用防滿床罩、枕、被套每二清洗一次,勿使用地毯及厚重窗簾布;減少和寵物接觸到的機會。至於藥物治療的部分,新一代的抗組織胺,可有效改善鼻子癢、打噴嚏及流鼻水的現象而無嗜睡的副作用,其作用主要在隔離組織胺使其不會刺激鼻黏膜。而去充血劑臨床使用有口服及噴霧兩種,使鼻腔暢通,它能迅速解除症狀,但噴劑型不建議長期使用,因為使用超過7天,反而會使腫脹症將更嚴重,甚至黏膜潰爛;另外對於高血壓、心臟血管疾病及甲狀腺亢進者要小心使用。口服類固醇通常只有在症狀嚴重時才會使用,而且使用劑量不大,用幾天就停掉了,所以使用時不需過多擔心。而類固醇鼻噴液屬於一種局部治療,極少產生全身性副作用,偶有少許鼻黏膜乾燥、流血絲的現象,停藥後即可恢復。如果對於藥物治療效果不佳,還可以使用免疫療法,但治療時間可能需持續1-2年,約有70%之療效。另外也可使用雷射來燒灼黏膜表層,進而使黏膜下血管組織產生局部炎性反應而纖維化收縮,使鼻甲黏膜緊縮而改善鼻塞的症狀,雷射手術在門診可施行,健保也有給付,方便且效果好,是值得行的治療方式。


過敏性鼻炎並不難治,只要到耳鼻喉專科醫師處就診,依不同病情接受不同治療方式,相信一定能夠緩解甚至根除這些惱人的症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關渡樂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