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身之道~~活到老  更要活得好                           


養生之道,莫先於飲食」,這是古時醫者對養生保健的基本看法。當腸胃的狀況好時,就能得到充足的營養,並且活的健康長壽,若是腸胃功能不佳,會造成營養不良,如此,便不可能有健康的身體,也更談不上長壽了。隨著年歲的增長,人體器官的機能,包括胃腸的消化、吸收,都會逐漸退化,故在此提出銀髮族適用的飲食注意事項。


 


1、定時又定量


每餐只吃七分飽,正餐點心不可少,細嚼慢嚥易消化,胃腸功能才會好。人類的腸胃機能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日漸衰退,尤其是老人家,若是食物太硬或吃的太多,均會使腸胃受損。「定時定量、少量多餐」是老人飲食的最基本原則。老年人的腸胃較弱,不宜飽食,在「少量」的原則下,一天吃到四至五餐是可以的。


2、飲食要均衡


六類食物樣樣好,各樣皆選不偏食,均衡選用營養足,永保身體享太平。在主食的選擇上,宜選糙米、胚芽米或薏仁、小米、蕃薯、芋頭、紅豆、綠豆等雜糧,可以獲的較多的維生素和纖維質。吃早素時,不可只以醬菜、豆腐乳做為下飯的食物,應該要同時食用豆類製品(蛋白質來源)和青菜,以免營養不足。同時別忘了在飯後吃水果,因為水果中的維生素C可以促進礦物質的吸收。


3、重質不重量


新鮮食物營養多,原味粗食比較好,慎選食物來搭配,適量攝取最重要。當食物經過加工後,會流失一部份的營養,如醃製蔬菜中的維生素C便被破壞殆盡,且可能含有色素,應避免食用。老年人已不需太多的熱量,但是蛋白質、維生素和礦物質的需要量卻沒有減少,所以要特別注意食物的選擇與搭配。以米飯和黃豆所煮成的黃豆飯為例:黃豆是優良的蛋白質來源,可以與米飯互相補足各自缺乏的胺基酸,使人得到品質最佳的蛋白質。此外,「雜糧飯」也是不錯的選擇,可以在食入熱量的同時也獲得相當多的維生素、礦物質和纖維質。


4、烹調有玄機


少油少糖少鹽分,蒸煮代替油煎炸,小塊軟質為原則,永保身體享太平。為使食物較美味,食物常以油炸方式來處理。油炸食物可能不好消化,並且油脂過量時會造成肥胖、高血脂的結果。同時年紀大時活動量減 少,不再需要太多的熱量,所以應該避免攝取太多的高油脂食物。例如油豆包、油豆泡、素排骨、面()輪、麵筋等,都是典型的油炸食品,少吃為妙。甜(含糖)的食物,容易使人發胖,且對血脂肪有不利的影響,要小心注意,不要多食。若要用糖,可以適量使用具有獨特香味的黑糖,既可增加風味,也可攝取到較多的礦物質。或者可以用「代糖」來取代一般的糖。太多的鈉(主要含在鹽、醬油、味精、豆瓣醬、沙茶醬、蕃茄醬和醃製類食物中)會使水份滯留在人體內,造成水腫、血壓升高,對心臟、腎臟相當不利。在烹調時, 可以利用其他食物的味道來取代一部份的鹽和味精,如鳳梨、檸檬、紅()棗、枸杞子等,皆可以入菜,增加菜餚的風味。 在此要特別提醒:老年人吃太過黏稠的食品,如年糕、湯圓、元宵......等,容易哽在食道中,且不易消化,食用前要將食物處理為小於一公分立方的小塊,且不要吃太多。


5、飲水要足夠


多喝茶或白開水,勿忘每天八大杯,預防便秘和結石,延年益壽又養顏。白開水是最健康、最經濟的水份來源。市售含糖的飲料空有熱量,卻甚少其他營養素,喝多了只會令人肥胖,有百害而無一利,不要多喝。每日飲水(含湯)至少6~8(),每杯()250CC計算。喝茶時,最好自己沖泡,若為飲料,要選不加糖的茶,以免同時攝入太多熱量,造成肥胖。標榜「微甜」的茶,事實上含有許多「糖」在其中,別輕易受騙。不過,切記不要喝濃茶,也不要在吃飯前後各二小時內喝,以免影響鐵、鋅等礦物質的吸收。而且每一泡茶最好在四小時內喝完,以免溶出太多鞣酸,影響蛋白質和礦物質的吸收。
水份充足時,可以預防和改善便秘的現象,對有高血壓的人特別重要。同時,水份可以促進體內廢物的排泄,對腎臟和泌尿道結石有預防與治療的效果。


 


  人體器官老化是自然現象,但伴隨而來的身體不適會使生活品質的低下,故根據簡單的原則,優先考慮身體狀況和疾病,遵照醫囑及營養師的指示,銀髮族應做自己健康的守門員。建立正確的保健知識,活得長壽,更要活得健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關渡樂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