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骨質疏鬆?


    骨骼的新陳代謝主要區分為形成和分解的兩種過程,在各種不同年齡時期兩種進展過程速度也會有所變化,例如成長期的孩子,其骨骼形成的速度比分解的速度快,新骨可以大量積存,因而迅速長高,到了2030歲時,全身骨質量達到最高峰;30歲以後,鈣從骨骼移出的比積存的多,骨骼的密度漸漸變小,呈現中空疏鬆、脆弱而易骨折等現象,這就是骨質疏鬆症


       大約從3035歲,人的骨質量便開始減少,女性由於骨架及骨質量比男性小,患本症的機會就較高,加上更年期之後,雌性激素分泌停止,骨質流失就更快。國內65歲以上女性有四分之一以上是骨質疏鬆患者;而50歲以上男性患本症的機會也高達十二分之一,此外年輕女性骨質流失的情況也較高。也因此,了解骨質疏鬆便成為你我共同的重要課題。


為何會有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是屬於骨骼代謝異常的疾病,它的發生尚未有明確的原因,但醫學界認為它和下列原因有關︰1. 衰老︰骨骼隨著年齡的增長,產生正常老化現象,骨骼變得越來越不那麼緻密;2. 雌激素下降︰雌激素能刺激骨質的形成、抑制骨質的分解,婦女一旦過了更年期或是切除卵巢,雌激素分泌停止,就會加速骨骼退化;3. 營養失調︰ 鈣攝取不足、常食高蛋白、高鹽、菸、酒等;4. 生活不正常︰少運動、不曬太陽等;4. 某些疾病或服用某些藥劑會導致骨骼形成減少而分解增多,從而引起骨質疏鬆;5. 遺傳因素


骨質疏鬆的症狀


骨質疏鬆症的產生,在早期並無明顯的症狀,常常是無聲無息的,直到骨折方知患此症,患者通常會有下列的症狀:1. 疼痛,最常見於腰部、骨盆、背部區域;2. 骨折︰ 並非所有患者都有疼痛現象,往往到了骨折產生才知曉,患者可能輕碰一下或摔跤就骨折,五、六十歲常見椎骨骨折及前臂橈骨骨折,七、八十歲常見肱骨近側端、脛骨、骨盤骨及臀骨骨折,由於臀骨骨折高達50%的死亡風險,不得掉以輕心;3. 駝背;4. 脊椎側彎、關節變形。


       一旦症狀產生,造成體型改變,對愛美的人是一項打擊,加上疼痛、行動不便、骨折手術的醫療支付等,對個人、家庭及社會更是極大的負擔。目前醫學界還未有安全而有效的方法,幫助已疏鬆的骨骼恢復原狀,因此,預防保健很重要,不可輕忽「護骨」的工作還未輪到你,也不可認為自己年邁來不及了,保住骨本永遠不嫌遲。


面對骨質疏鬆,你可以提早防備


    診斷骨質疏鬆症可透過一般化驗檢查及X光攝影檢查,早期的X光攝影對發現初期骨質疏鬆效果不彰。現在採骨質密度檢查攝影儀來測量骨質的密度,在初期診斷上有相當幫助。


       目前,骨質疏鬆的測定技術更突破,採廣頻寬超音波衰減技術,受到醫學界的注目。檢查者只需將腳放置在儀器上,超音波會穿透腳跟骨,安全而精確地測出骨質密度,並且儀器和電腦連線,受檢者可在數分鐘之內,就看到報告,暸解自己骨骼的健康狀況。骨質密度檢查理想狀況下必須定期追蹤。最好能定期地在同一醫院所、以同一儀器、同一部位,來測定骨骼密度,如此可以明顯地比較判斷出骨質流失情況。


如何治療骨質疏鬆


骨質疏鬆症一旦確立,一定要與醫師配合,找出致病因素是原發性(老化、停經等引起)或次發性(疾病、藥物引起)並且對症下藥,才能防止骨質疏鬆繼續擴大。通常醫師會指導患者在飲食及生活上作改善,並且給予下列藥劑的治療︰1. 鈣劑︰ 一次補充鈣不宜超過600毫克,每日不超過1.5克,服用時不宜與含有植物酸的食物、可樂、菠菜、麵包、麥片食用;2. 雌激素(女性荷爾蒙)︰更年期的女性及卵巢切除的婦女,適當的補充雌激素,能有效地防治骨質疏鬆症,並可減少心臟病的發生;3. 抑鈣素;4. 活性維生素D5. 氟化鈉


如何預防骨質疏鬆


       對於骨質疏鬆,預防勝於治療。鈣的流失是造成骨質鬆的最大元凶,因此,在預防保健上,在飲食方面對於鈣的攝取是當務之急,並且越年輕開始越好,應將它視為一種終生的工作,終其一生都應注意鈣的攝取。專家建議國人每日鈣的攝取量,青少年約一千二白毫克、成年婦女約一千毫克、停經後的婦女約一千五百毫克,以確保體內足夠的鈣。飲食中,應注意下列事項


1.          保持均衡的營養,不但能幫助體內吸收到足夠的鈣質,還可避免因偏食、營養不良等因素造成體內雌激素減少,而影響鈣的吸收。


2.          多喝牛奶及食用乳製品(如優格、乳酪、冰淇淋等),避免食用過多的肉類及加工食品,因其中過高的蛋白質與磷質,會阻礙體內鈣的吸收。


3.          採低鹽低脂飲食,過高的鹽分和脂肪會影響體內鈣的吸收。


4.          多選食連小骨頭一起吃下的食物,如小魚乾、罐頭、虱目魚罐頭等。


5.      多食用含鈣量高的食物,如,豆類、豆類加工製品、雞蛋、芹菜、油菜、魚貝類、海藻、髮菜...等食物。


6.          飲食中,適當吃點醋,能加速人體對鈣的吸收。另外,在熬煮排骨或大骨湯時,可適當加一點醋,幫助鈣質溶入湯中,以利吸收


7.          少吃過甜的食物,因過多的糖份會影響身體對鈣的吸收,造成骨質疏鬆症


8.          平時少喝酒、抽菸,以免妨礙鈣的吸收。


9.          含草酸的食物如菠菜,會與鈣結合為草酸鈣,而減少鈣的吸收,因此應避免與含鈣豐富的食物一起食用。


10.      在生長期、懷孕期、授乳期,應更注意攝取充足的鈣,可防止日後骨質疏鬆。


 


    另外,在運動和生活習慣上,還需注意日常保健。多曬太陽、做運動都是預防骨質疏鬆的保健之道︰


1.          每天宜適度曬太陽,可幫助體內合成維他命D,而足夠的維他命D可促進鈣的吸收


2.          運動可強化造骨細胞及骨骼的耐受力,促進骨骼血流量,並提高骨密度等功用


3.          掌握生活中,可使自己增加運動的時機,如買菜、購物時多走路,不用機車、自行車代步;爬樓梯、不搭電梯等。


4.          運動前應做適當的熱身運動,運動時,若發現筋骨有任何異樣時,應停止運動。若要做較激烈、負重力大的運動時,最好先做骨質密度檢查,以免骨質已疏鬆時,負荷過大的運動反而易導致骨折


5.          平時保持正確的姿勢,不要彎腰駝背,以免增加骨骼負擔。


6.          老年人或是已有骨質疏鬆跡象者,應避免跌倒等意外的發生,如在浴室加裝止滑墊,清除不必要的障礙物,改善陰暗的光線


7.       定期做骨質疏鬆檢查。


                                                                                                             林威揚醫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關渡樂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