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社會的每一個角落,常有一些小人物終年默默的付出,為周遭一些需要幫忙的人貢獻出自己的心力,他們知道自己的付出不會得到任何的掌聲,也不會有人記得他們的辛勞,但只要有人需要,他們的幫忙總是即時到達,我常在思考到底是怎樣的力量驅使他們願意如此的付出,他們並沒有很高深的學歷,也沒有傲人的家世背景,他們也是需要終年為三餐打拼,如此的行為也不會讓他們在工作的升遷上有任何幫助,那他們為何願意如此辛勞的付出,一年又一年?




玉梅是在民國89年關渡醫院成立時就加入志工的行列,她常說自己是關渡醫院的開國元老,開院到現在的歷史可以倒背如流,人脈的豐富更不在話下,但她從不因此倚老賣老,指定她的工作總是全力以赴,如期完成,就因為她的工作態度獲得讚賞,承攬醫院清潔工作的公司就延攬她加入清潔的行列,但是即使如此,她並沒有因此就離開志工的工作,輪到她的值班時間,總可以見到她笑容可掬的在崗位上回答病患提出的問題,甚至當醫院要成立社區天使隊,展開社區保健服務工作時,她又是第一批加入的人員,問道她會不會耽誤到清潔工作時,她說:沒關係,我可以上夜班。但是如此認真、如此為他人著想的一個好人,還是逃脫不了老天爺的捉弄,在94年時,曾心血來潮想去做個乳房攝影,但x光師好心的告訴她:等明年再來好了,滿50歲可以免費檢查,卻在95年還未滿50歲時,在一次自我檢查時發現乳房彷彿有異狀,馬上做檢查,確定得到了乳癌,個性堅強的她,並沒有因此就怨天尤人,她覺得與其責怪老天爺,不如相信醫師,配合醫師做好後續的治療,五月確定得病後,六月就開始治療的工作,由於腫瘤太大,醫師建議先作化療,待腫瘤縮小至一個程度後再開刀割除,於是開始了每三週一次,總共六次的化療治程到九月,幸運的是玉梅並沒有產生一般人會有的不舒服如噁心、嘔吐、食慾不好,唯一的不舒服是吃東西沒有味道,白血球下降到只剩1600,10月13日進開刀房切除腫瘤,過程一切順利,然後又是一連串的治療過程,包括電療28次,再自費做化療五次,每三個月回門診追蹤一次,在今年10月經過一連串的抽血、乳房攝影、腹部超音波檢查,核磁共振等終於確定一切恢復正常,以後只要六個月回診一次就好。


現在談起過往經歷好像一切都很輕鬆,就像一句英文俗語所說的「a piece of cake  」,可是畢竟是經歷了一段生死的煎熬,不管是對當事者或是家人都是如此,而玉梅最難能可貴的是她從不怨天尤人的精神,在治療的期間仍是照常的工作,照常的作息,並沒有因為生病就要求特殊待遇,所以要不是因為化療掉頭髮,很多醫院的工作夥伴都還不知她生病的事,從發病前、發病中、到痊癒後,她每天都還是一貫的笑臉迎人,所以當你下次遇見她時,也許她是在醫院當志工,也許是在關懷站當社區天使,也許是在忙她的清潔工作,不管在那都不要忘了和她說聲:「HI!辛苦了。」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關渡樂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