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化性關節炎是關節在長期承受重力及運動下,關節表面的軟骨失去彈性,使軟骨下方的骨頭受力增加。因為磨損,造成軟骨厚度減少,關節間隙變得狹窄。因此,行走或運動時,產生的力量直接作用到軟骨下方的骨頭,使之變性,硬化,壞死,變成囊狀空洞。受到影響的主要是負載全身重量的關節,包括膝關節、髖關節、頸椎、腰薦椎和腳部


 


起初,病患會在活動時感到疼痛,休息一下或使用簡單的止痛藥便可獲得緩解。早晨起床後,關節常會感 到僵硬,但不會超過半個小時。有時,僵硬的情形也會在休息時發生。當天氣由 晴轉陰,氣壓驟然降低,關節所受壓力增加但軟骨調節緩動功能不足,關節便猶如氣象台般腫脹發炎,產生疼痛。隨著疾病的進展,關節變得不穩定,疼痛會十 分明顯,即使在休息時或服用止痛藥後,情形也不見得有所改善。


 


非藥物的處置是治療退化性關節炎最重要的步驟,包括病患的衛教、溫度的調節、減重、適度的運動、物理治療、職能治療、以及減少膝關節和髖關節等的負重。關節若受傷,第一要務就是休息,只有在休息狀態,才能加速傷害處的修補及痊癒。若不休息,甚或像捏麵人般對患部任意加以搓、推、揉,則極容易造成二度傷害。教導病患勿再加諸受侵犯的關節更多的壓力,鼓勵肥胖的病患減重,減輕關節的負載,以免導致情況惡化。關節中的軟骨,本身並無血管,它是借由運動而獲得滑膜液(即關節液)的潤滑及營養,所以適度的運動是不可或缺的。散步﹐土風舞或交際舞﹐游泳﹐騎腳踏車﹐太極拳等都是對有退化性關節炎患者不錯的運動,不僅有益病人的身體健康,另方面也可以減少病人的沮喪與焦慮。


藥物治療的目標在於疼痛的緩解。對於沒有明顯的發炎的輕微疼痛,可以先從普拿疼開始治療。如果效果不佳或臨床上有發炎的表現,可以使用非類固醇抗發炎製劑,依照藥物反應的效果來調整劑量。病患如果是消化道潰瘍、出血的高危險群,則可以考慮新一代的COX-2 選擇性的抑制劑,或是同時服用胃藥或制酸劑。如果疼痛仍然無法獲得改善,麻醉藥物如Tramadol 亦可以嘗試看看。病患如果有肌肉痙攣的表現,肌肉鬆弛劑也會有幫助。


除此之外,關節內注射類固醇也有助於症狀的改善,但長期使用會造成軟骨的傷害,或引發關節感染。因此,針對單一關節的注射,一年最好不要超過四次。至於關節內注射玻尿酸(hyaluronic acid)已經被證實可以改善膝退化性關節炎的症狀,它可以增加關節液的黏綢度和關節潤滑作用


 


前歐洲與北美有人主張平日服用葡萄糖胺(glucosamine sulfate)跟軟骨膠(chondroitin sulfate)對退化性膝關節有益處。葡萄糖胺在藥理作用上屬於軟骨保護劑。它可以促進蛋白聚糖(proteoglycan)和葡萄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的合成、與關節滑液的分泌,進而增加骨骼關節液的黏稠與潤滑性,透過關節的代謝正常化,保護骨骼之間不至於因為摩擦而受損。而關節軟骨素(軟骨膠硫酸鹽,chondroitin sulfate)可以彌補葡萄糖胺獨缺的滋養軟骨的功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關渡樂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