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老年人智能上的改變


一、智力


二、記憶力


三、學習力


一、智力


成人智力於25歲時發展至最高峰,以後逐漸衰退,至65歲時減退加劇,從20歲到75歲時智商減退40分是正常的.(e.g.,正常成人25歲時智力得分為110,至40-50歲中年時得分約100,75歲時則大致退至70左右)


智力的型式


流體智力(Fluid intelligence):由神經結構和心理架構所構成,包括記憶力、推理能力、聯想力、這種能力在中年期漸衰退


晶體智力(Crystallized intelligence):由於人類正向的學習經驗而獲得,包括所有會增進個人在常識方面的區向力、動機、和個人的調適能力,例如對語言的理解力、一般常識及社會認識,這種智力在中年後仍有所增進


老人智力一定會退化嗎?


經驗可以決定智力的表現?


老人智力的差異性為何?


二、記憶力


老年人對小時候或年輕時發生的事,可以記得很清楚;努力想要記起某件事時,卻偏偏想不出來。


老年人立即記憶(Immediate memory)的能力不如從前,但是長期記憶(Long-term memory)仍歷歷在目


老人說話的技巧,所用字彙、理解力、年輕時的經歷不太會遺忘,甚至終身都能維持若干能力;但是解決問題的能力、短期和立即記憶、對抽象事物的推理能力,以及不熟悉的事物和用符號認知等,是愈老愈喪失的 


 


三、學習力


老人學習特徵


n態度認真、勤學(不遲到不缺課),


n聽課容易疲倦


n容易遺忘


n反應較慢


n學習力並不因為年齡而改變,但是很多相關的因素都會使其學習效果大打折扣,個別差異性很大。


貳、老年人社會角色的改變


[退休


[家庭結構的變化


[配偶的過世


[生病、死亡


退休的調適


認識退休是「轉業」而非「失業」,積極主動參與社會公益或社交活動,培養自己喜歡的休閒生活,生活變能輕鬆自在又充實。


家庭結構改變的調適


可能面臨家中經濟權及決定權的轉移,而產生心理衝突。


應維持祖父母在家庭動態關係中重要的角色。


獨居


配偶過世的調適


配偶過世對老年人而言,是一種無法承受的傷痛和孤寂。


若能保持忙碌,並發展新角色,及投注於各種活動,將能適應得知更好。


生病、死亡


根據研究,70至80%的老人有一或一種以上的身體疾病,如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


老年人對死亡比較不會像中年時那麼焦慮,因為經歷過很多人生經歷及親朋的死亡,較能調整對死亡的想法和情緒。


參、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消極方面是指沒有焦慮或一些精神症狀,積極方面是指可跟人合作,有互動,本身有快樂的感覺.


心理健康是指個人有比較少的焦慮不安,可以面對挫折,處理挫折,能有人際互動及維持合作


 


肆、老人跌倒對心理健康的影響


研究顯示,跌倒對老人的身體健康及憂鬱情緒有直接及間接的影響。


身體功能方面,跌倒會使日常生活功能、社會性活動或體力活動能力變差。


心理健康方面,跌倒可能會產生害怕、焦慮、憂鬱的情緒及激動行為


伍、預防跌倒的小秘訣


選擇安全無虞的活動環境


足夠的體能刺激與平衡訓練


學習安全的跌倒方式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關渡樂齡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